据《中国时报》报道,高雄发生石化大气爆震撼全台,高雄市政府决定灾区石化管线不回填,虽然还不致影响整个石化产业供输,但已影响3万5千多个石化从业人员的家庭、约15万靠它温饱的人口,尤其正当高雄市政府积极发展观光、软体科技产业之时,这惊天一爆可能会加速产业转型或催生高雄港石化专区。
高市凯旋路与二圣路口的丙烯管线外泄爆炸意外,引发各界对石化管线行经市区争议,这条行经港区、前镇、苓雅区经凤山、仁武到大社工业区管线,沿途居住有75万人,其他密密麻麻石化管线经过郊区亦盖满房子,影响所及总计有上百万人。
台湾能源98%因靠进口,多数石化原料必须靠船运输到高雄港,再利用地下管线直接送到各工业区,从大林蒲、林园石化工业区,再发展到仁武、大社、永安等工业区,高雄几乎北、中、南均有工业区存在。
根据统计,高市石化业以林园石化工业区从业人数最多,光是工会就有16个、会员1万139人,其次是仁武大社工业区,15个工会、4731名会员,大林蒲工业区逐渐没落,只有6个工会847名会员,总计41个工会、1万7千多名会员,然而没参加会员石化业从业人数要以两倍计数,约有3万5千多名石化从业人员,再以每个家庭平均4口来算,就有约15万人口靠石化业吃饭。
网站声明: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,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,传递更多石化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