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日益短缺的资源为人类发展敲响警钟
资源日益短缺,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难题。
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。但是今天,地球的负荷越来越重,资源消耗加速,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。
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据显示,如按当前的水资源消耗模式继续下去,到2025年,全世界将有35亿人口缺水,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将超过40个。
水资源短缺会阻碍农业发展,危及世界的粮食供应;缺水会导致工业停产限产……全球正面临“水破产”危机,水资源今后可能比石油还昂贵。
国际能源机构预计,到2030年,全球一次能源需求量将增加四成,如果各国不改变现行能源政策,到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402亿吨,届时全球气温将上升6摄氏度,并带来灾难性后果。
气候变化的直接结果是自然灾害频发。据统计,上世纪80年代初期,全球平均每年发生120场自然灾害,现在由于气候变暖,全球自然灾害已增至每年500场左右,受灾人数也增加了68%。
“煤荒”“电荒”“油荒”等能源短缺信号频频闪现,干旱、酷热、暴雨、洪涝、山火、严寒等灾害“扎堆”而来,地球的生态体系和社会体系都发出了明确的信号——人类发展不仅应该以自身目的而追求增长,而且还要为未来和子孙着想,合理利用稀有资源,确保经济增长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。
面对资源的匮乏与短缺,面对未来发展的需求与压力,我们必须重提“节约”。作为政府部门,要做好开源和节流两方面的工作,一方面合理增加资源的有效供给,另一方面要下大力气抓节能、节材、节水等工作,缓解资源约束的矛盾。
资源节约每个公民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,都应当增强节能意识,从身边的小事做起,节约一张纸、节约一度电、节约一滴水……
网站声明:本网部分文章、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,秉持合作共赢理念,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有版权问题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尽快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