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金昌市工业园区,传统的“资源—产品—污染排放”所构成的单向流动经济,正转化成一个“资源—产品—再生资源”的循环流动过程。这种“圆形”的循环产业链条,将上游生产中的副产品作为下游生产的原料,形成产业内、行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。
引进国内强势企业加盟,是金昌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大手笔。2007年8月,由四川新希望集团投资的新川化工公司兴建的20万吨PVC项目破土动工。这个项目同金川集团公司年产20万吨烧碱项目、金昌水泥集团年产20万吨电石项目相配套,将在金昌工业园区打造中国最大的PVC基地和硫基复合肥基地。
金昌的循环经济,都围绕金昌的核心企业金川集团展开。金昌市目前已形成五大循环产业链:硫化铜镍矿开采—冶炼—镍铜钴初级产品—压延产品及新材料等由色金属产业链二氧化硫—硫酸—硫磷化工等硫化公、磷化工产业链,原盐—烧碱—氯气—PVC—电石渣—水泥等氯碱化工、建材产业链,原煤—焦炭—焦炉煤气—合成氨等煤及煤化工产业链。
新川化工公司、金昌水泥集团公司配合金川集团公司,共同构建利废减排产业链,形成公司之间产业链延伸。
依托金川公司烧碱副产的氯气资源和周边地区丰富的电石资源,新川化工公司建成了PVC生产装置。新川公司与金川公司隔墙而建,在两家集团的毗连处,高耸的巨大管道相互连接,输送金川集团冶炼过程中排放的氯气。以往这些氯气只能当做废气处理掉。
金昌水泥集团日产2500吨电石渣水泥熟料、低温余热发电的生产项目,已经投产。这个项目利用金川集团热电厂粉煤灰、冶炼厂镍弃渣和新川化工公司电石废渣,年产高标号水泥100万吨,可消耗电石渣、粉煤灰等工业废渣70多万吨,固废利用率达到70%,年可发电2610万度,相当于年节约标准煤近万吨。而金泥集团生产的水泥,又可以用来填充金川集团开矿龙首山矿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