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在同事眼里,孙波是一名卓越的职业经理人,他的专业和敬业令人钦佩。而这背后,是他对祖国石油事业倾注的满腔热忱。
时任中油国际(委内瑞拉)公司总工程师的郭呈柱还记得,在为东部卡拉高莱斯油田做开发方案时,他和一位老领导争得面红耳赤。原因是,老领导认为注水技术能大幅提高油田产量,但郭呈柱基于研究判断认为,对已开发50多年的老油田而言,注水收效甚微。
孙波当时是中油国际(委内瑞拉)公司的副总裁。他尊重老领导,但认同郭呈柱的专业意见。他通过在一个小区块进行注水试验,用数据证明了它的不适用性,化解了双方矛盾。此后,按照“打新井、修老井、下电泵”的正确思路,卡拉高莱斯油田日产量从1998年的1600桶上升到2000年的1万桶,东西部两个项目日产量超过4万桶。老油田焕发了青春,让国际同行睁圆了眼睛。
比起权威,孙波更相信专业的力量,唯有这样,才能确保决策的科学性,避免给国家、给集团公司带来损失。他仅用一句话,就让李宗林心甘情愿地调到中亚天然气管道公司,担任副总工程师。他说:“建这么一条大管道,不能领导说什么就定什么,必须按照技术上的可行性。你在技术上敢说话、敢坚持,干这个正合适。”李宗林觉得这是对一个技术人员最高的褒奖。
孙波的专业性不仅体现在技术上,而且体现在商务和管理等方方面面。现在大家对“投资回报率”都耳熟能详,可在1996年,这个新鲜名词常让刚走出国门的石油人一头雾水。时任伊拉克绿洲石油公司副总经理的孙波,参加艾哈代布项目谈判时,对“什么是投资回报率”和“什么影响投资回报率”等知识门儿清,让时任公司行政部经理的姜明军十分好奇。
原来,孙波早向公司一个学商务管理的小伙儿讨教过。在旁人看来,副总裁向普通员工请教“很没面子”??稍谒锊ㄕ舛?,只要有才能,他都愿意听、乐于学。在他的带领下,中方人员时常边吃饭边互相学习,吃着吃着就把菜碟子一收,铺开地图或合同开始研究,一时成为美谈。
“能把新学到的管理思想或工具用到生产生活中,他就非常高兴,还跟大家分享。如果被广泛应用就更高兴。”中亚天然气管道公司总会计师张少峰这样形容孙波的乐业状态。哈萨克斯坦公司副总经理、安全总监兼中油PK项目总经理卫玉祥举例说,PK项目收购的是西方人创建的公司,里面有业绩考核体系PPA。孙波敏锐地发现这个体系适用于中国石油在哈企业的发展,因此全面推广。事实证明,这个体系成功调动了多方积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