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???在万里戈壁上有一种植物,被誉为“沙漠梅花”,它根深数尺孕育“沙漠人参”肉苁蓉;它摇曳身姿筑起万亩防风沙屏障,那就是梭梭。
????在茫茫塞外也有一抹身姿,她身材娇小,却选择了钻井一线;她风华正茂,却扎根在荒芜的戈壁;她硕士毕业,却远赴西部新区担当重任。当茫茫戈壁被那皑皑白雪所覆盖,这弱小而动人的红色身影是如此妖娆,她就是刘艳玲,一株胜利钻井绽放在西部新区的“沙漠梅花”。
????深扎广汲育“宝藏”
????“梭梭根有多深,肉苁蓉就有多长。”——《走进阿拉善》
????“既然选择了钻井,就应该到西部去,那里是胜利油田未来的希望。”刘艳玲这样说。
????2009年硕士毕业的刘艳玲,怀揣着对石油行业的无限憧憬选择了最为艰苦的钻井一线。野外的风雪酷暑,驻井的孤寂枯燥,没有磨灭她对未来的憧憬,反而激起了她深扎广汲的念头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,从机械操作到设备维护,从井控管理到地层分析,只要是跟钻井行业有关的知识她都有所涉猎,为她以后的技术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。就在这学习锻炼期间,她撰写的《双膜承压剂在坨76-X20井的应用》在公司得到大力推广应用,创造经济效益120余万元;撰写的《新疆项目部钻井现场HSE管理实践》、《新疆项目部钻井井控工作实践》等文章先后分别发表于《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》等刊物,她个人也收获了包括金钥匙技术竞赛优秀奖、“三八红旗手”、“十大巾帼”等一系列光荣称号。
????戈壁青春结硕果
????“用花瓣包裹着果实,直至变花为壳、让果实成熟。”——《沙漠梅花?梭梭》
????到了新疆,刘艳玲才知道什么叫做戈壁,在这里除了钻机轰鸣只有无休无止的沙尘暴。脸晒黑了,皮肤皲裂了,手脚冻伤了,她却从未动摇,真可谓“不爱红装爱武装”。初来新疆,面对陌生的区块,她从新堪中心堆成山的资料中搜寻着钻井措施;施工中,每当遇到复杂情况,她就裹着两层棉衣在钻台上盯着仪表盘过夜。243个日夜,她已经记不得自己爬上爬下多少趟钻台了,唯有这样一串串闪闪的数字记录记录下她的足迹——开钻14口,完钻13口,进尺12216m,平均机械钻速27.1m/h,平均建井周期9.5天,平均钻井周期4.7天。所施工的排601-平101井钻井周期3.9天,排601-平148井建井周期7.5天……均创所在区块施工纪录。
????那一抹最美的景色
????“就它这副干瘦如柴的模样,在为数不多的沙漠植物中,梭梭算是最为亭亭玉立的了”——《沙漠里的梅花》
????作为公司外部市场唯一的女职工,师傅们都把她当亲妹子般关照,但工作一忙起来她却巾帼不让须眉。跑数据、整资料、定措施,缺她不可;拆装设备、指挥搬迁,处处都有她一路小跑的身影。肥大的工服罩着那豆芽菜般的身体,伴随着飞扬的尘土,成为了大漠中特有的风景。无法想象娇小的她搬动钻头时的情景是何样的别致,但能肯定那绝对是荒凉戈壁中最美的景色。
????当漠北悄然落下鹅毛雪,这朵梅花就在希望之地傲然绽放……
????(慕熙荣 边立鹏)